行业动态

让更多古籍被看见!数字化还能这么玩?

来源:出版人 发布时间: 2023-12-29 17:33:00

在所有出版细分类别中,有一种门类的内容来源和价值意义都与常规图书有所不同,这些内容可能飘零已久、历经沧桑才得以回归再造,也可能在地下埋藏千百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。它们脆弱得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点烛光,经历过无数次风吹雨打,几近湮灭,靠着许多人的呵护才得以留存至今。


古籍整理和古籍出版的价值,不仅在于其内容作为历史文物的稀有性和珍贵性,更在于其作为学术资料和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性和独特性。国家图书馆珍藏的三千多万件珍贵文献古籍,是历代人的精神智慧和精神财富,那些著述者至今仍在讲述、在表达。从甲骨、敦煌遗书、善本古籍、金石拓片、舆图、“样式雷”图档到民族文字古籍、名家手稿、西文善本,这浩如烟海的典籍留存至今,又该如何流传下去?


典籍不是死的,它们需要“翅膀”


书籍的生命是被读者唤醒的。只有被阅读,价值才有可能实现。古籍是文物,但本质上还是书,只有被大家知道,古籍才能实现和延续其存在的价值。正如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所说,三千多万件典籍不是“死”的,里面有很多古人在议论和讲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,这些故事现在躺在国家图书馆的书库里,要靠谁把它们揭示出来?又靠谁来赋予它们今人的情感、价值、精神和想象?


尤其在信息技术时代,内容生成模式和内容传播载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。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,用户创作内容时代到来,人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创作并直接发布内容,从博客、推特到晋江文学、起点文学,再到今天的抖音、小红书,网络小说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子形式被创作出来。再到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风靡全球,AI创作速度和体量都远远超过人类,开启了内容创作的新纪元。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古籍还有价值吗?古籍保护、整理和出版还有必要吗?当那些泛黄的典籍逐渐变成一块简单的古老的竹简,该怎么办?


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,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副主任杨浩认为,人工智能创造的内容再多也是对古代典籍的模仿,模仿得再惟妙惟肖也改变不了模仿的本质。古籍是中华文明之根。“现代社会的人不应该被技术所奴役。古籍就是我们的根,我们越想要在技术方面开花结果,那我们的根就要扎得越深。”


另有数据显示,现存的20多万种古籍中,只有8万种完成影像数字化扫描,近4万种完成文本数字化。据专家统计,从1949年到2019年,国内共修复、整理、出版古籍近3.8万种,要将现存古籍全部修复整理出来,可能需要300年时间,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修复整理,大概二三十年就能完成。在此背景下,古籍数字化就显得越发迫切且意义重大。


据了解,利用数字化技术,国家图书馆“中华古籍资源库”的10万部(件)古籍珍本已可以随时出现在读者案头。2022年10月字节跳动联手北京大学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“识典古籍”测试版正式上线,双方联手把OCR技术、自动标点、命名实体等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在一起。智能技术正在加速中华古籍资源的留存和保护。


番茄小说执行总编辑乐力表示:“我们特别希望番茄能够在古籍的保护与传承方面,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。为此,番茄通过与‘识典古籍’的合作引入了超过2000部古籍。比如,用户熟知的《二十四史》《永乐大典》等典籍,以及《儒林外史》等古代话本,如今都能够在番茄平台上搜索、阅读。整个项目上线1个月累计有15万人搜索古籍关键词,其中超过5万用户阅读了古籍内容。”


更简单地触达、更广泛地传播,这也许就是信息技术在古籍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展现的价值与魅力。在数字环境下,一旦内容生成后传播速度非常快,叠加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,可以说是给古籍的开发、保护和利用“插上翅膀”。


网文活化古籍,一场古今的对话


古籍作为被时间沉淀下来的书,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在如今这个时代同人们产生了距离。从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,当下的古籍保护工作大致分为三类:原生性保护、再生性保护、传承性保护。原生性保护是保护和修复古籍本身;再生性保护是指对古籍进行影印再造、数字化或缩微化,让古籍通过其他载体继续存在,便于保存和传播;传承性保护是指让古籍里面的知识、故事、思想等通过“人”这一载体传承下去.


据专业人士介绍,近十年来人们逐渐发现,出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考量,古籍原生性保护对古籍传播多多少少会产生一定限制,这与古籍作为图书所承担的文化传播属性产生了一些矛盾。在此背景下,古籍活化,也就是传承性保护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.


2023年5月,为了让晦涩难懂的古籍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,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联合抖音旗下番茄小说发起“古籍活化,传承书香”历史小说征文活动,希望能够以更丰富、通俗的方式,将古籍中的历史瞬间或经典故事呈现给世人。通俗易懂的网络文学与高深晦涩的古籍相结合,这一突破“次元壁”的创新尝试引起了不少关注,共征集到以古籍为蓝本进行再创作的作品三万余部。12月25日,征文活动正式收官,评选出《鄱阳湖君传》(源自《子不语》,作者:左断手)等十五部获奖作品。


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郑小悠认为,“古籍+网络文学”的形式能提高古籍的传播效果,是有传承意义的。“读者看了大家创作的小说,比如《儒林外史》改编的小说,他不一定知道《儒林外史》中的细节,但对书名、作者、背景知识等都会有一些了解。我觉得这非常重要,这是以一种最能接近大众学习方式的形式来保护古籍。”


此次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作品《无情调》是以《牡丹亭》为蓝本创作的,作者任欢游表示:很多人谈起古籍的初始印象是觉得它很晦涩,有一些人觉得古籍代表比较老套的故事,但其实古籍就像是古代人装在玻璃罐里的时光胶囊,以文字形式把当时的时光以一种缓慢且浪漫的方式慢递给我们,数千年来这些古籍就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片,我们搜集得越多,了解得越多,它也就越能复原当时的那个时代的信息。而古籍活化,尤其是结合网文形式,就像在这些玻璃瓶外面套上了一个精美的包装袋——用大众更容易接受的形式,把古籍变得更通俗易懂,也能更贴近现代读者的审美。


作为抖音旗下的免费阅读产品,番茄小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,在与北京大学合力搭建“识典古籍”的过程中,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通过平台上的相关阅读,对古籍产生兴趣。“所以我们也开始思考,作为一款数字阅读平台,我们在古籍的普及与传播方面,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?比如通过网络文学的方式,让更多古籍中的故事触达到当代的年轻人。”番茄小说执行总编辑乐力介绍说。


的确,网络文学作为一种通俗文学形式,拥有大量受众。将网络文学创作引入古籍保护范畴,能够让作者、读者积极地正确认识历史、活用古籍,实现优质创作良性循环;而古籍内容的加入,能够极大地丰富网络文学的知识性与文化传播价值。据悉,本次征文获奖作品全部可在番茄小说App阅读,其中的部分作品还将以实体书形式出版。番茄小说将长期征集与古籍内容相关的作品,不仅会将其中优质作品优先出版,还将推荐优秀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。未来,番茄小说还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共同探索更多的合作形式,以古籍为蓝本,在精品剧目、短剧等方面进行尝试。“作为一个‘看’书的平台,我们一直在努力让每一本书都能够被需要它的人看见,古籍也不例外”。乐力表示。